即將迎來元旦和春節的消費旺季,國家統計局對豬肉的走勢如何預判的?
瀏覽次數:次信息來源:山東九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發布時間:2019/12/19
11月份豬肉價格已經出現了一定回落,但即將迎來元旦和春節的消費旺季,豬肉價格的走勢是如何?這對CPI又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高級統計師,長期從事經濟分析研究工作,現任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副司長、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的付凌暉博士說:
大家對于價格問題比較關注,11月份CPI同比上漲4.5%,比上個月擴大0.7個百分點,其中主要還是食品價格上漲等結構性的影響。
11月食品價格上漲超過10%,食品價格當中主要還是由于豬肉價格帶動影響,當月的豬肉價格同比上漲了1.1倍,豬肉價格上漲對當月CPI漲幅影響在六成左右。
面對豬肉價格上漲。一方面,國務院及各級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舉措來推動擴大生豬生產。比如擴大生豬規模化養殖,逐步推動各地取消不合理的禁養限養措施,已經見到一些積極變化。從11月當月豬肉價格環比漲幅來看,已經出現了回落。
另一方面,相關部門也在積極增加豬肉進口,向市場投放儲備豬肉,對于平抑物價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各地及時啟動臨時價格補貼,保障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
從未來的情況來看,生豬的供應恢復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價格的高位運行也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是食品價格穩定還是有很好的條件和基礎。
今年的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全年糧食產量達到13277億斤,比上年增長了0.9%,創歷史新高。糧食豐收對于食品價格穩定有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
隨著一系列支持生豬生產政策的見效,豬肉價格逐步企穩甚至回落還是可以預期的。
從其他的鮮活食品來講,總體供應是比較充足的,11月份,像鮮果的價格、水產品的價格環比還是在下降的。從這些情況來看,我們覺得食品價格保持穩定是有基礎、有條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