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九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聯 系 人:馮經理
手 機: 13305383799
傳 真: 0538-6578008
固 定 電 話:0538-6578008
地 址: 泰安市泰山區省莊工業園年華中路66號
截至目前,我國生豬價格一共上漲了4次,分別出現在3月初,5月底,6月中和7月一整個月。豬價也從2月份的5.3元/斤的低價,一直上漲到9.3元/斤的高價。如果平均下來,一個月豬價就上調了近1塊左右。豬價一路飄紅,多省生豬價格破10,養豬大企和散養戶是不是都掙錢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在豬價的“紅利期”,養豬大企與散養戶,誰的機會更大。
豬價一路飄紅,為何養豬大企卻直言:“不掙錢”?
近期,據公開的數據顯示,在15家養豬大企的報告中,有8家規模豬場上半年的業績出現了下滑走勢,5家大型豬場資金出現虧損狀態,其中天邦業績下落較大。不少養豬人不僅問道:“豬價一路上漲,為何養豬大企仍舊虧損?”
筆者認為,受疫情的潛在影響,大企加強疫情防控的力度增加,從而引起生產投入成本與生豬銷售成本倒掛,再加上疫情近期在南方發生的較多,受生豬限運影響,業績也出現一定的停滯。
當然有些養豬大企也開始紛紛為自己“謀出路”,有擴大規模把養殖與屠宰放到一起的,也有嘗試其他畜禽養殖的,但隨著養豬成本的不斷加碼,7月末,部分養豬大企的生豬產能或將加速釋放,用來彌補上半年的虧損。
豬價漲勢可期,疫情“虎視眈眈”?養豬大企與散養戶之前誰更有優勢?
隨著國內生豬供應的持續減少,后市豬價漲勢可期,但疫情似乎也有些“虎視眈眈”的味道,南方潛在風險依舊,養豬大企與散養戶誰在目前的生豬行情下更有優勢?筆者認為散養戶的優勢更大些,從這三種跡象中便可看出:
**種跡象:規模豬場虧損的數量與日俱增,資金斷裂的情況時有發生。隨著今年1月份的幾個規模豬場接二連三的中招“非瘟”后,不少大型豬場對于疫情的防控更加嚴格,從養殖人員到養殖設備,都加大了防控的力度,當然資金成本也投入了不少,造成成本與收益倒掛;
第二種跡象:散養戶擁有“先天優勢”,養殖成本好控制,且規模較小,防控起來更加方便。一般來講,散養戶的飼養成本都比較容易控制,在防控時,也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靈活更改,實施起來方便;
第三種跡象:在養豬人與屠企的博弈期間,豬價震蕩較大,散養戶出欄也更加靈活。散養戶相比于規模豬場更容易做到及時止損,也更容易調整出欄節奏,趕上豬價“紅利期”。
200公斤的生豬,出價9元/斤,養豬人你真的賺了么?
前些天,有養豬人問筆者:“我現在豬圈里還有幾十頭200公斤的豬,昨天有收豬人報價出9元一斤,你說我賣不賣?現在豬價一直在漲,我還等不等了?”筆者粗略地算了一下,一頭豬養到200公斤,大概需要300天左右的時間,如果這位散養戶一斤的成本是6塊,那么一頭豬怎么也能賺1000元了。但隨著豬糧、疫情防控等成本投入的增加,他真的能賺多少,或許也只有這位養豬人心里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