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九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聯 系 人:馮經理
手 機: 13305383799
傳 真: 0538-6578008
固 定 電 話:0538-6578008
地 址: 泰安市泰山區省莊工業園年華中路66號
當前豬價較今年1月5日的**高價18.29元/斤,下降了7元/斤
生豬價格已連降九周,已經觸底了嗎?在銷售價格強勢下跌的情況下,養豬大戶們怎樣化解成本壓力?
生豬價格“探底”,四大豬企能繁母豬存欄量達605.4萬頭
生豬價格又降了。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3月下旬與3月中旬相比,生豬(外三元)價格報26元/公斤,環比下跌6.8%。截至4月6日,生豬價格已經連降九周。對生豬養殖行業的參與者來說,這并不是個好消息。有一位河南的養殖戶告訴記者,當地的生豬出欄價格一度跌破12元/斤,本應該有漲幅的節假日也沒有帶來銷售驚喜。
3月30日,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白條豬批發平均價為29.5元/公斤,比3月1日的32.25元/公斤顯著下降8.53%。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朱增勇表示,相對于北京等主銷區,生豬主產區價格跌幅則較明顯。從不同區域來看,自1月第3周以來,東北、華中地區豬價跌幅較大,分別累計下跌9.79元/公斤和9.66元/公斤,西北地區跌幅**小,下跌幅度為7.14元/公斤。
從不同省份來看,遼寧、吉林、黑龍江、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陜西、海南等地生豬價格跌幅較大,累計下跌均超過9元/公斤。
生豬價格到“底”了嗎?卓創資訊分析師王亞男對記者表示,預計今年4月,生豬市場行情還是以降為主。
“一方面,今年1月份,規模豬場集中出欄,市場上生豬供應量過剩;另一方面,前期有部分養殖戶在觀望市場動態,延緩了生豬出欄速度,目前市場上超過標準體重(110-130公斤)的生豬供應量過多,而屠宰廠需求不大,故也帶動生豬價格下降。再者,目前生豬產能恢復良好,供應充足。”王亞男說。
市場上“缺豬”的局面已經扭轉。農業農村部監測顯示,今年2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增長1.0%,連續17個月增長;同比增長34.1%,連續9個月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在市場供給充足、價格走低的情況下,生豬養殖行業的企業也并未停下“增量加碼”的腳步,或有“以量換價”的意圖。根據財報,截至今年1月份,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集團能繁母豬存欄量總計達到605.4萬頭,預計今年年底產能還能刷新紀錄。
養殖利潤“觸底”了嗎?自繁自養盈利累計下降61.7%
生豬價格“跌跌不休”,企業的養殖利潤也“觸底”了嗎?大宗商品分析機構卓創資訊數據顯示,4月6日,生豬養殖利潤中,自繁自養盈利值為1125.81元/頭,較節前下滑了11.73%,另外,自2021年以來,自繁自養盈利累計下降了61.70%。
目前,上市豬企還處在產能恢復和擴張階段,長期看,隨著產能恢復,生豬價格會再度下降。值得關注的是,上市豬企仍看好當前的行情。新希望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從本輪周期來看,受益于生豬價格景氣周期延長,擁有較強成本邊際優勢和生物**防控技術的豬企業績兌現將更為充分。同時,預計今年全年生豬出欄量低于去年底的行業預期。今年的豬價有望維持高位,不會產生新的歷史高點。
企業認為,在生豬價格下行的下半場,能控制得住養殖成本的“選手”將成為行業內的贏家。上述負責人表示,在豬價下行周期,**豬企通過成本優勢實現跨周期成長的邏輯依然存在。如果到了龍頭企業也虧損的時候,那么全行業必然又會有大量的產能退出,供給大幅減少,行業又將迎來豬周期的上行。同時,公司可以通過生豬期貨和發展養殖下游端的屠宰加工業務,與養殖環節的豬價波動形成對沖,適度緩解豬價下行對公司的整體影響。
牧原股份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生豬價格波動雖是導致公司經營業績出現波動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未來公司將不斷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生產成本。
通過種豬養殖降成本
據多位中小規模養殖豬場工作人員介紹,生豬價格連續下降,使得不少豬場趕在3月底前完成了“清欄”,也就是趕在新的價格低點前把豬賣光了。而上市豬企則在降低成本方面發力,把關注焦點放在了種豬養殖上。
“在成本控制上,對養殖企業來說,除了降低飼料成本外,增加母豬產仔率和仔豬活仔率是目前**好的方法。”王亞男說。
種豬養殖或是拉開成本差距的關鍵。在生豬養殖產業鏈上,從仔豬出生到斷奶這段時間的成活率或生產效率,通常以PSY指標來檢測,即每頭母豬每年所能提供的斷奶仔豬的頭數(PSY=母豬年產胎次*母豬平均窩產活仔數*哺乳仔豬成活率)。PSY值越高,豬場效益和母豬能繁成績也就越好。在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暴發前,行業平均PSY約為17,大型企業PSY通常在20以上,農戶自繁自養的平均PSY約為15。
新希望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規模化養殖與農戶養殖在效率、成本上差別**大的環節在種豬養殖環節,而在商品豬育肥階段的差別相對不大。自繁自養模式在生物**防控、養殖場硬件設施和降成本方面都比“公司+農戶”模式有更大的優勢。目前“公司+農戶”模式在公司出欄結構中占比較高,后續公司會在繼續發展“公司+農戶”商品豬養殖模式的同時,逐步增加自繁自養模式的投入,**自繁自養模式在出欄總量中的占比。
對于今年豬價走勢,朱增勇認為,國內生豬供給將持續恢復性增長,政府儲備豬肉將繼續投放,市場供應充裕,豬肉價格在節日效應下可能短期止跌回升,但回落的總體趨勢不變。今年三季度豬價或將出現季節性回升,但回升空間和時間有限,之后仍會繼續回落。鑒于玉米等飼料成本、管理成本和防疫成本明顯提升,生豬自繁自養平均成本已經**到每公斤16元以上,外購仔豬成本在每公斤28元上下,后期投機性育肥機會不多。
朱增勇建議,養殖者應及時淘汰落后產能的母豬,將養殖管理的重心轉移到生物**防控和養殖成本競爭力的提升上。
來源:綜合新牧網、中國商報、經濟日報,版權歸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