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九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聯 系 人:馮經理
手 機: 13305383799
傳 真: 0538-6578008
固 定 電 話:0538-6578008
地 址: 泰安市泰山區省莊工業園年華中路66號
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穩定生豬生產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抓好農業生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保障糧食**的要害是種子和耕地。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和優良品種選育推廣,開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和質量,完善灌溉設施,強化耕地保護,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建設國家糧食**產業帶。穩定種糧農民補貼,適度**稻谷、小麥**低收購價,擴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險試點范圍。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單產和品質。多措并舉擴大油料生產。發展畜禽水產養殖,穩定生豬生產。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保障農產品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開展糧食節約行動。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頭等大事,我們一定要下力氣也完全有能力保障好14億人的糧食**。(節選來源:新華網)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記者: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在農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種子問題也越來越受關注,我想請問部長,對打好種業翻身仗有哪些考慮和安排?謝謝。
唐仁健:謝謝你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強調了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關鍵是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要害是種子和耕地。我想講這樣三層意思。
**個,我們的種子有基礎。前一段大家很關注,我想告訴大家,我們的種子在很大程度上,立足國內是能夠滿足的,尤其是在“有沒有、保生存”這個問題上。比如糧食,水稻、小麥兩個**基本的口糧,就完全用的是自主選育品種,而且產量還不低。外資企業占我國種子市場份額只有3%左右,進口種子占全國用種量只有0.1%。所以我想告訴大家,我們的種子不像很多方面想象的那樣有那么大的危機。
第二個,有差距。我們有些品種、有些領域和有些環節,跟國外的差距還非常大。剛才我講水稻、小麥問題不大,但是玉米、大豆單產水平目前只有世界先進水平的60%左右。像蔬菜,大家經常吃的甜椒、耐儲番茄等種子從國外進口還比較多。另外,生豬的飼料轉化率、奶牛產奶量,都只有國際先進水平的80%左右。還有白羽肉雞祖代種雞,主要也是靠進口。所以我講,我們確實有差距,但是這些是“好不好、高質量”方面的差距。
第三個,有行動。總書記明確提出,要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我們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打好種業翻身仗行動方案。力求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實現重大突破。具體有這么幾個方面。首先是種質資源,因為沒有種質資源就沒有基礎。目前畜禽種質資源庫正在立項,有兩個方面的好消息可以告訴大家,海洋漁業種質資源庫已經開建。新的農作物種質資源庫今年9月份就能建好,建成后保存能力達到150萬份,位居世界**。二是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原創技術、底盤技術上盡可能突破,爭取把這些技術掌握在我們手上。三是培育一批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建立健全商業化育種體系,我們現在的種子企業還存在“小散弱”問題,今后要重振、要規范、要提升。四是抓好海南南繁基地和甘肅、四川等國家種子基地建設。五是管好種子市場,保護好知識產權,尤其要嚴厲打擊套牌侵權行為。
通過這幾方面的努力,我們共同打好種業翻身仗。
(來源:微觀三農)
溫氏陳瑞愛:全面落實《生物**法》
去年初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全國人大代表、溫氏股份副總裁陳瑞愛更忙了。一年來,她開展調研視察、收集民情民意、撰寫議案建議,取得不俗的履職成果。
從小就立志當一名法律工作者的陳瑞愛,雖然后來當了獸醫專家,但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每年她的議案和建議大多集中在法律領域。近日,陳瑞愛專門去了一趟廣東懷集縣,調研農業科技的應用情況,這是她一直關注的領域。今年兩會,她會帶去“建議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農業金融法》的議案”“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草案)進一步修改的議案”,以及全面落實《生物**法》、加強網購食品**監管等擬提出的議案和建議。
(來源:云浮發布、肇慶發布綜合)
三農專家蔣小松:農業、畜禽種業發展11件建議
“我覺得,政策的制定,關鍵要有兩點,**個是可持續性,第二個是有預判性。不能等出了問題,再來想辦法解決。”今年,全國人大代表蔣小松履職的第四年。作為三農專家、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院長,他**關心的就是農業、畜禽種業的發展。“今年我提出了11件建議,包括盡快出臺畜禽種業促進條例、推進中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增加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系統預算、建立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運行機制等建議。”
“今年我比較關心的是關于建立基本養殖用地保障制度的建議。”蔣小松談到,這兩年非洲豬瘟在國內暴發,導致全國豬肉供給出現偏緊狀況,豬價持續走高。“當豬肉不夠吃的時候,各地都在搞生豬的恢復生產,我們四川也出臺了很多政策。但我現在擔心的有兩頭:當豬肉不夠吃的時候,我們想盡辦法拿出土地來鼓勵企業和農民養豬;但當豬肉價格降下來后,他又不養了,這塊土地怎么辦?企業進得快,退得也快,你給他用的土地可以流轉20年,那他建別的工廠、搞其他東西咋辦?”
在蔣小松看來,畜牧業是國民經濟基礎產業,更是民生保障產業。土地則是畜禽養殖和畜牧業發展的重要生產資料。然而,當前養殖業用地存在著養殖用地保障難、種養業用地人為割離、現行養殖用地政策不穩等問題。蔣小松建議,在保障糧食**的前提下,為了畜牧業平穩健康發展,在國家層面建立基本養殖用地保障制度。具體有“科學確定基本養殖用地規模、合理布局畜禽養殖場(基地)、建立基本養殖用地管理制度。”如“采取行政、法律、經濟、技術等綜合手段,加強管理,以實現基本養殖用地的質量、數量、生態等全方面管護,并在法規層面保證基本養殖用地不得用作它用。”
趙皖平:嚴格保護國內種質資源**,防止流失或被竊取
2021年全國兩會前夕,全國人大代表、民建安徽省委副主委、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接受**財經記者采訪表示,中國畜牧業缺乏“頂天立地”的品種,跟畜牧業大國的地位不匹配。
他說,支撐國內豬肉、雞肉、雞蛋、鮮奶產量的核心種源,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一直依賴進口,而進口國主要是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特別是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加劇全球經濟衰退、中美加戰略博弈加劇的特殊背景下,一旦出現斷供,勢必會對國內畜牧業乃至國民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建議中,他建議中國政府應該發揮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從國家戰略層面聚焦畜禽種業“卡脖子”問題,建立中央和地方財政長期穩定的投入機制,并在全球范圍內優化配置各種優勢資源,形成創新合力,力爭通過十年的努力,實現中國從畜牧種源進口國到輸出國的轉變。
具體來說,在制度層面,建立國務院種業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由農業農村部為牽頭單位,統籌研究種業發展政策,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在做好畜禽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工作的同時,加大對畜禽種質資源保護與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建立持續穩定的財政投入機制,形成以國家為主的畜禽種質資源保護局面。
此外,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制定具有國際視野的知識產權戰略,嚴格保護國內種質資源**,防止資源流失或被竊取。
與此同時,還要加快培育突破性畜禽優良品種。比如,整合全球力量推進聯合育種,重點建立生豬、奶牛、肉牛、肉羊、蛋雞、肉雞等育種聯合體,深入推進畜牧良種聯合攻關,鼓勵種業企業建立海外研發機構、種業基地或并購全球先進的科技型種業企業、研發機構,聯合建立育種研發中心和良種繁育基地,加強境外優異資源引進,擴大新品種、新技術出口,全面提升我國種業自主創新力及國際競爭力。(來源:**財經)
田克恭:科技創新解決“卡脖子”問題
2020年在疫情壓力之下,河南生豬行業收獲“三個**”。全國人大代表田克恭作為獸醫專家,全國人大代表,普萊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國家獸用藥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深知這一“新數據”的來之不易。
談到過去一年的履職情況,田克恭總結說,任何行業解決“卡脖子”問題,都需要企業從“新”字上做文章,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重點解決影響行業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難題,推動行業技術進步。
參加今年全國兩會,田克恭依舊關注科技創新,他準備的四個建議都和此有關。具體有,“關于進一步加強獸醫領域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建議”,“關于更好發揮獸用疫苗企業三級生物**防護設施作用的建議”,“關于建立獸藥專利糾紛早期解決機制的建議”,“關于貫徹上位法精神,修改完善《動物防疫法》配套規章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