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九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聯 系 人:馮經理
手 機: 13305383799
傳 真: 0538-6578008
固 定 電 話:0538-6578008
地 址: 泰安市泰山區省莊工業園年華中路66號
沉寂許久的豬肉股迎來“開門紅”。
2021年**個交易日,豬產業指數大漲超7%,牧原股份(002714.SZ)率先漲停,并且拉動豬肉板塊其他個股紛紛上漲,其中正邦科技(002157.SZ)、唐人神(002567.SZ)、新五豐(600975.SH)、天康生物(002100.SZ)、新希望(000876.SZ)等個股均漲停。
2020年,超級豬周期紅利大幅釋放,國內豬肉價格高位運行,“二師兄”成為不少養豬企業的“搖錢樹”。2020年下半年以來,生豬產能逐漸恢復,國內多家上市的豬養殖企業逐步接近實現年度目標,豬類養殖產業市場整體表現穩定,行業生機顯現。
新年已至,豬類養殖行業及企業將迎來飼料成本上漲、疫情發展莫測等考驗。業內人士認為,如若摒除突發因素,2021年豬周期紅利將有所淡化,預計豬肉價格呈現下跌趨勢。而對于持續擴張養殖規模的企業來說,成本控制仍為其發展主題。
“2021年豬價將在高位區間大幅走跌,或有可能相較2020年峰值回落30%-50%。隨著產能大幅恢復,加之若能順利實現釋放,超級豬周期紅利或將在未來一至兩年內消失。”2020年12月31日,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產能擴張節奏不停
2020年初,非洲豬瘟余波未平,疊加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國內生豬市場恢復受到制肘,生豬市場供應形勢緊張,供需缺口明顯。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豬類養殖產業經濟顯現活力。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國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均已恢復到常年水平90%以上,“年底前生豬生產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水平”任務提前完成。
若將2020年全年生豬出欄量目標與截至2020年11月30日的生豬出欄總量對比可得,國內上市的9家生豬養殖企業中,牧原股份等5家頭部企業的全年目標實現率已超八成,而天康生物、傲農生物(603363.SH)及唐人神等企業則距離實現年度生豬產能目標還差一截。
天邦股份(002124.SZ)在2020年半年報中表示,因市場供應不足,2020年上半年公司外購仔豬育肥的計劃未能完全實現,故下半年的出欄量將受到一定影響,公司預計2020年生豬出欄量將減少至300萬頭。
同樣縮減預設目標的還有金新農(002548.SZ)。2020年12月31日,時代周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金新農,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生豬出欄量大約是75、76萬頭,已經超過三季度時修訂的目標(70萬頭),但是距離年初目標的80萬頭可能還差個兩三萬。”
生豬產能逐漸恢復的背后,是多家養豬企業乘勢而上,紛紛加碼擴張養殖規模。
2020年12月31日,卓創資訊分析師李晶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回顧全年,整個行業產能仍處于恢復發展階段,其中龍頭企業相對來說發展比較迅速,產能擴張相對更積極。”
據農業農村部對全國規模豬場全口徑監測,2020年僅上半年就投產6177個新建規模豬場,復養10788個空欄的規模豬場,同時散養戶也在逐步恢復補欄。
其中,牧原股份正加快在南方區域的發展布局,在湖南、廣東、廣西、云南等省份設立子公司,增加生豬出欄量,保證豬肉供應。正虹科技(000702.SZ)則于2020年上半年內先后成立5家生豬養殖公司,傲農生物及羅牛山分別推進養殖場項目建設工作。
2020年12月31日,正邦科技工作人員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2021年將繼續推進公司生豬養殖產能擴張。“豬量在2019年已經開始擴張,那本就是為2020年、2021年及后面幾年的快速擴張做長期準備的。這是一個長期的規劃,并不是因為現在豬價高而做的短期投機行為。”該工作人員稱。
同日,傲農生物則對時代周報記者稱,公司預計自2021年起三年目標分別為400萬頭、600萬頭及1000萬頭,并且針對下游中屠宰加工等食品產業制定了相應配套措施以完善產業鏈。
“不過,這些正在投產的(母豬)產能,2021年是否能夠順利釋放出來仍是未知數。”馮永輝認為,考慮到疫情危險仍未解除,現有生豬并不一定能存活,2021年市場存有極大不確定性,因此更應關注**終能夠投產的生豬數量。
豬價回落超級豬周期或將下行
2020年,站在風口上的“二師兄”身價大漲,該輪超級豬周期的盈利水平、盈利高度以及盈利時長均創新高。國內多家上市生豬養殖企業的吸金能力進一步增強。
以牧原股份為例。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已實現營收392億元,同比增長233.79%,同期歸屬凈利210億元,同比暴漲1413.28%。牧原股份的毛利率隨之“水漲船高”,錄得64.67%,這一數字在2019年同期僅為18.74%。
隨著2020年下半年生豬產能逐漸恢復,豬肉價格出現回落,但于近期再次小幅回暖。1月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0年12月下旬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變動情況,其中,2020年12月下旬與12月中旬相比,生豬(外三元)價格上漲2.9%至每公斤34.9元,2020年11月下旬時生豬(外三元)價格為30.7元每公斤。
中信建投表示,目前整體養殖端對春節前豬價仍有較好預期,大豬供應有限,壓欄現象仍存。考慮疫情之后及春節前豬肉消費的季節性增長的因素,其認為春節前豬肉供需偏緊格局仍然維持,豬價預計維持高位運行。
銀河證券則稱,判斷該輪豬周期下行周期已開啟,但短期兩三個月內豬價將呈現環比上升態勢。
目前業內普遍認為,與2020年相比,2021年“二師兄”的“印鈔能力”或將有所收斂,全年整體豬價走跌大勢已定,但具體下跌幅度尚未可測。
“豬價下跌是肯定的,無非是跌多和跌少的問題。”馮永輝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業內對于未來豬價下跌幅度的爭議主要與產能有關,而影響產能的關鍵則在于新冠肺炎疫情及非洲豬瘟等因素。“若2021年疫情嚴重,則豬價跌幅不大,反之則下跌嚴重。”馮永輝稱。
李晶也認為,根據目前母豬產能情況,2021年整體的豬肉價格會偏低于上年價格水平。“2020年的高豬價與多個突發因素有關,例如新冠肺炎疫情、降雪天氣偏多以及凍品成交受限等。倘若2021年不考慮突發因素影響,整體豬價會正常回落。”李晶稱。
值得一提的是,豬肉價格回落并不會跳出高位區間。“豬肉價格即使于2021年有所回落,仍屬于從超高位或者頂峰值出現回落,整體價格水平仍高于以往正常豬周期。”馮永輝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控制成本仍是行業主題
2020年,國內飼料漲價潮迭起。時至2020年年末,國內飼料原料行情持續躁動,玉米價格趨于穩定,豆粕價格明顯跟漲。
飼料成本持續上漲,2021年豬肉價格回落趨勢敲定。一升一降之間,控制成本及提升產能釋放速度,成為生豬養殖企業未來維持高位區間內盈利的關鍵因素。
降低成本方面,李晶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目前生豬養殖成本中比重占高的是仔豬價格,其次是飼料成本,因此原料成本上漲對當前養殖成本的影響幅度不是很大。
“對于養殖場和養殖戶來說,替換落后產能或為主流趨勢。比如降低場內母豬群體中一些高胎次的淘汰母豬,以及減少在過渡時期選用的三元商品母豬,提升二元母豬的占比率,都是他們將來可以降低成本的方法。同時,加大非瘟疫病防控仍舊是重要工作之一。”李晶稱。
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養殖成本居高,與公司產能尚未全面釋放有關。多家生豬養殖企業工作人員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倘若后期疫情防控良好,且產能逐漸釋放,整體成本將會回落。
目前,金新農生豬養殖成本約為每公斤15元。“目前公司采用自繁自養模式,之前育肥廠偏少,后期隨著配套的現代化育肥廠增加并投入使用后,整體育肥成本就會有所下降。”上述金新農工作人員對時代周報記者稱。
另據上述傲農生物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有些豬場仍在建設,暫時不具備育肥成本優勢;且人力資源成本也在升高,等到后期釋放產能,成本會隨之下降。
正邦科技2020年12月6日披露的投資者調研記錄顯示,預計2021年,公司生豬出欄2500萬頭,自產仔豬育肥目標成本降至每公斤16元。“今年養殖成本的確偏高,但例如產能未出等因素慢慢消失后,成本會回落。事實上,我們**低成本可以做到12塊錢。”正邦科技工作人員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馮永輝認為,生豬產能釋放的時機是企業未來盈利的關鍵。目前豬類養殖行業處于整體擴張時期,上市公司、中等規模豬場及養殖散戶都在加緊擴張規模,因此,越早釋放產能,便能越早趕上高價利好時段。
“關鍵要看出產時機。企業賣豬賣得早,盈利高;賣得晚,利潤率已經下降,此時即使存量充足,也不一定有利。所以釋放產能必須‘搶時間’。”馮永輝稱。
若以2020年豬類養殖企業產能擴張進度推測,2021年上半年或將出現生豬產能的集中釋放。屆時企業如何抓住超級豬周期紅利的“尾巴”,實現“富貴豬中求”,仍有待觀察。
來源:時代周報,轉載中國養豬網,整合自中國養殖網,版權歸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