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價格低迷波及上下游 行業擴張態勢不改
瀏覽次數:次信息來源:山東九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發布時間:2020/9/14
諸多快餐品牌的炸雞產品降價,將其背后鮮受外界關注的養雞行業推至閃光燈下。多位行業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作為豬肉替代品,雞肉以及養雞行業在2019年備受追捧。多家上市公司業績上浮明顯,行業產能擴張不斷。但是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消費端疲軟,而去年擴張的產能在今年獲得釋放,讓整個行業價格處于低迷狀態。近日雞蛋以及雞肉價格雖有所上漲,但是上游企業仍在盈虧線浮動。卓創資訊白羽肉雞分析師孫亞男表示,我國雞肉消費渠道有超過三分之一與集團消費有關,后者與經濟景氣周期相關性較高。對于整個行業來說,當下價格低迷影響到擴張速度。但肉雞未來發展趨勢是集團化、規模化和一體化,這一擴張態勢不會發生改變。包括肯德基、德克士等多家快餐品牌,近期均對旗下雞肉產品進行促銷。9月10日,記者通過網上訂餐軟件查閱,德克士旗下的超級脆皮雞腿堡,原價20元,優惠之后僅為7.7元。麥當勞的雞翅樂雞雙人餐,原價66元,目前僅售39.9元。消費者在大呼過癮之余,降價背后緣由讓人思考。這或許能從上述品牌的主要雞肉供應商——圣農發展(002299.SZ)發現端倪。今年8月,圣農發展家禽飼養加工板塊雞肉銷售數量為 9.18 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 22.91%,但銷售收入為 9.32 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11%。不難發現,價格低迷致使圣農發展出貨增多但營收不見增長。放眼全國,這并不是孤例。國家統計局**新披露的8月CPI數據顯示,我國雞肉價格同比下降1.6%,為近三年來首次下降。這一動態傳導至上游,顯得更加明顯。作為國內**大的父母代肉種雞籠養企業,民和股份(002234.SZ)今年上半年雛雞業務收入為5.15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為57.11%,去年同期收入為11.08億元,同比下滑53.49%;雞肉制品實現營業收入3.17億元,同比下降16.07%;仙壇股份(002746.SZ)實現營業收入15.33億元,同比下降1.2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9億元,較上年度同期下降30.82%。更多中小企業已經出現虧損。崔永強是廣西玉林市的某三黃雞養殖企業的董事長。據其透露,該公司在今年1~7月份虧損700多萬元。根據廣西玉林市水產畜牧業協會會長龐宏志的調研,在兩廣地區以及云貴川,處境基本一樣。“一方面消費水平沒有恢復,另一方面產能在去年擴大明顯,供需兩端的不平衡導致今年雞肉價格低迷。受目前的市場行情影響,在兩廣地區,原本企業制定的產能擴張計劃,大概會有一定的收縮。”顯然,消費不振是雞肉價格下滑的原因之一。孫亞男告訴記者,白羽雞是我國主要肉雞消費品種之一,其消費渠道與豬肉有較大差異。2018年的全國市場,集團消費、快餐食用、家庭消費、食品加工占雞肉消費量的比重分別為34%、29%、20%和15%。“從雞肉消費的具體去向看,集團消費的**終消費者包括工廠團膳和學校團膳,學校團膳消費相對比較穩定,而工廠團膳工業屬性較強,與經濟景氣周期相關性高。快餐消費的**終去向主要是肯德基、麥當勞、德克士等連鎖快餐企業。”孫亞男說。疫情沖擊下,高校食堂關閉,企業分餐等情況對集團消費影響明顯。這使得雞肉在需求端出口收窄。但是,雞肉的供給一端已經處于擴張之中。2019年持續上漲的豬價,讓很多人尋找替代品,雞肉成為主要選擇之一。眾多企業在當年均選擇擴產。僅白羽肉雞而言,其生產具有很強的周期性。祖代雞苗或父母代雞苗經過 24 周進入產蛋期(25~66 周),從祖代雞引種至商品代肉雞出欄大約需要 14 個月。華創證券研報提到,2019 年、2020**季度,我國父母代雛雞銷量同比分別增長 17.5%、34.8%,目前我國在產、后備祖代種雞存欄量均處于 2017 年以來同期高位,在產、后備父母代存欄均處于 2017 年以來同期偏高水平。綜合來看不難發現,供給端和消費端的錯位,使得雞肉價格出現下滑。不僅雞肉價格低迷,雞蛋市場行情也不容樂觀。在8月份,我國雞蛋價格環比上漲11.3%,漲幅比上月擴大7.3個百分點,但同比價格則下降12.4%。湖北地區以蛋雞為主,湖北省家禽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伍志敏告訴記者,今年當地產能增加較多,蛋雞行情不好。僅就目前這一階段,雞蛋的價格基本在盈虧平衡點徘徊,前幾個月可能還會虧錢。“市場行情有好有壞,但是養殖場得有能力扛過虧損階段。”他說。事實上,上游企業也在積極求變,圣農發展選擇延伸產業鏈條。今年8月份,該公司熟食業務的C端實現8000萬元營收,同比增長超117%。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認為,有資金實力的企業可以通過業務下沉去創造更多附加值的產品,盡可能對沖因價格帶來的消極影響。龐宏志提到,家禽養殖屬于**產業,產能擴張雖屬市場行為,但具有一定盲目性,建議整個層面應以市場為導向,精準調控產能。需要注意的是,供需端的失衡正在逐步緩解。在消費端,當下復工基本已經完畢,高校開學在即,集團消費渠道將恢復正常。生產端,祖代種雞依賴進口的白羽雞,因海外疫情受到影響,或會對下半年的肉雞出欄產生影響。
孫亞男告訴記者,美、荷、英、法等地區是我國祖代種雞的可引種國,但因疫情原因使得企業只能從新西蘭進口,且引種成本**。僅從目前來看,2020年上半年的祖代種雞更新量低于去年同期。“單純從種雞更新量角度出發,結合白羽肉雞祖代到商品代繁育周期計算,預計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國內商品白羽肉雞出欄量或較前期有一定程度縮減。”孫亞男說。也就是說,供需的此消彼長,雞肉以及雞蛋價格將逐漸迎來恢復。龐宏志也向記者提到,預計到9月份市場行情會逐漸好轉。但從長遠看,企業的擴張并未停止。伍志敏告訴記者,市場行情不會一直這個狀態,很多蛋雞養殖企業原本制定的擴張計劃,在市場恢復后仍將繼續。事實上,不止蛋雞企業,這一行業上游的大型企業幾乎都有很大動作。民和股份日前披露的定增預案顯示,公司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5億元,投資于年存欄80萬套父母代肉種雞養殖園區項目、年孵化1億只商品代肉雛雞孵化廠建設項目、肉制品加工項目及熟食制品加工項目;仙壇股份發布的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修訂稿顯示,公司擬募集資金不超過14億元,用于年產1.2億羽肉雞產業生態項目。下游企業也有所動作。9月1日,雙匯發展(000895.SZ)披露公告稱,公司非公開發行3.32億股新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70億元的申請已獲得了中國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的審核通過。擬募集資金將用于肉雞產業化產能建設項目等。“養殖行業尤其是白羽肉雞,企業未來發展趨勢是集團化、規模化、一體化發展。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內肉雞市場需求縮減,各環節的盈利情況較去年落差較大,擴張速度或放緩,但未來發展趨勢及方向大概率不會發生變化。”孫亞男說。數據顯示,圣農發展是國內規模**大的白羽肉雞食品企業,其年出欄白羽肉雞占全國10%左右,行業集中度仍有很大上升空間。